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办。
文章信息
- 李新正, 王金宝, 王洪法. 2016.
- LI Xin-Zheng, WANG Jin-Bao, WANG Hong-Fa. 2016.
- 北黄海獐子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
-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acrobentho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Zhangzi Island Waters of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 海洋科学集刊, 51: 245-257
- Studia Marina Sinica, 51: 245-257.
- http://dx.doi.org/10.11693/hyhz2015120030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7-16
- 收修改稿日期:2016-07-08
黄海是我国重要的邻海, 自山东半岛成山角至朝鲜半岛长山串间连线, 将其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北黄海海流和水团结构复杂, 受冷水团影响明显, 在冬季有可能受黄海暖流的影响。北黄海尤其是獐子岛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之一, 也是我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的养殖基地。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多, 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干扰越来越大。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起重要作用。大型底栖动物具有活动能力弱、生命周期长、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环境健康状况有效和可靠的指示类群之一(王全超等, 2013)。近些年, 我国对黄、东海及渤海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已有不少报道(刘录三等, 2002, 2003; 王金宝等, 2007, 2011; 王瑜等, 2010; 蔡文倩等, 2012, 2013); 对北黄海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也进行了初步分析(曲方圆等, 2009; 刘卫霞等, 2009; 刘卫霞, 2009); 对獐子岛海域的研究则较少, 仅王全超等(2013)分析了近岸潮间带和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本文利用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4个季度航次獐子岛周边13个站位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 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为该海域的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等生产活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站位布设、调查时间与样品获取、样品处理方法站位布设、调查时间与样品获取、样品处理方法等见王金宝等(2016)所述。
1.2 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类优势种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N为采泥样品中所有种类的总个体数目; ni为第i种的个体数; fi为该种在各站位出现的频率; 当物种优势度Y > 0.02时, 该种即为优势种(陈亚瞿等, 1995)。
1.3 数据处理采用Primer 6.0软件分析群落结构。
1.3.1 数据预处理野外采集样品经实验室定量鉴定分析后, 建立密度原始矩阵, 为平衡优势种和普通种在群落中的影响, 数据经平方根转换后计算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 构建相似性矩阵。
1.3.2 群落划分对转化后的相似性矩阵, 进行组间聚类分析(group average 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以分析群落结构。
1.3.3 群落结构间差异及相关性检验通过应用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在不同季节各站位间检验群落组成差异的显著性。通过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pecies contribution to similarity, SIMPER)计算各种类对群落组内相似性和组间相异性的贡献。
1.3.4 群落稳定性分析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及扰动状况。在稳定的海洋环境中,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近似平衡, 种内生物量的分布比丰度分布显优势, 生物量曲线明显在丰度曲线之上; 当底栖群落受到污染或扰动时, 大个体消失, 生物量曲线与丰度曲线相互靠近或者重叠在一起; 当群落受严重污染或剧烈扰动时, 对环境耐受强的小个体占优势, 生物量曲线明显在丰度曲线之下。
1.4 绘图采用Surfer 12软件绘制站位图和优势种的分布。
2 结果 2.1 种类与优势种 2.1.1 优势种的组成本调查研究在獐子岛附近海域4个航次共获得211种大型底栖动物(见附录)。
本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各季度及周年出现的优势种及其优势度Y值见表 1。可以看出, 该海域的周年优势种有5种, 根据其Y值的大小依次为软体动物门(Mollusca)的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的斑角吻沙蚕(Goniada maculata)、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的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的博氏双眼钩虾(Ampelisca bocki)及短角双眼钩虾(A.brevicornis), 它们的优势度Y值分别为0.245、0.031、0.022、0.022和0.020。
类别 | 种中文名 | 种拉丁名 | 优势度Y 值 |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春季 | 周年 | |||
软体 | 薄索足蛤 | Thyasira tokunagai | 0.241 | 0.192 | 0.289 | 0.273 | 0.245 |
多毛 | 斑角吻沙蚕 | Goniada maculata | 0.032 | 0.038 | 0.036 | 0.023 | 0.031 |
棘皮 | 紫蛇尾 | Ophiopholis mirabilis | 0.037 | 0.023 | 0.022 | 0.022 | |
甲壳 | 博氏双眼钩虾 | Ampelisca bocki | 0.024 | 0.043 | 0.022 | ||
甲壳 | 短角双眼钩虾 | A. brevicornis | 0.023 | 0.029 | 0.020 | ||
棘皮 | 浅水萨氏真蛇尾 | Ophiura sarsii vadicola | 0.031 | ||||
甲壳 | 日本沙钩虾 | Byblis japonicus | 0.031 | ||||
多毛 | 寡鳃齿吻沙蚕 | Nephtys oligobranchia | 0.030 |
由表 1还可以看出, 各季度优势种和数量有较大变化。夏季有5个优势种, 秋季有6个, 冬季有3个, 春季有4个。各季节中优势度最高的种均为薄索足蛤, 其次为斑角吻沙蚕, 两者在4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其他6个种在部分季节不是优势种。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日本沙钩虾(Byblis japonicus)、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仅在某一季节为优势种。
2.1.2 优势种及特征种的平面分布根据各优势种的优势度值和种类特性, 选择薄索足蛤和浅水萨氏真蛇尾分析它们的季节分布变化。薄索足蛤的分布如图 1所示, 各站的薄索足蛤密度为5~1200ind./m2。该种分布的区域性较强, 主要分布的调查区南部的A5、A6、B5、B6、C5、C6站, 其他站上分布极少, B1、B2、B3各季节均无分布。各季节该种的平均值如下:夏季和冬季均为265ind./m2, 秋季为274ind./m2, 春季为267ind./m2, 没有明显变化。该种的季节性变化不大, 分布区域稳定。
浅水萨氏真蛇尾4个季度的分布如图 2所示, 各站密度为5~155indi./m2, 季节分布变化明显。夏季该种在獐子岛南部海域广泛存在且数量较大; 秋季数量有所减少; 冬季不但数量减少, 而且分布范围也变小, 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东部; 春季数量增多, 分布范围变广, 主要分布于调查区的南部。
2.2 群落结构分析图 3~图 6为4个季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分析结果。各群落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出现一定的季节变化。
夏季(图 3)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可以分为3个聚类组。组Ⅰ(A1、A3)、组Ⅱ(B1、B2、B3)和组Ⅲ(A5、A6、B5、B6、C1、C3、C5、C6), C1和C3站虽然被划入组Ⅲ, 但在MDS空间分布上依然靠近组Ⅰ。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与聚类结果一致, ANOSIM检验表明, R=0.913, P < 0.01, 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的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 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种类为薄索足蛤、内肋蛤(Endopleura lubrica)(5%)等种。
秋季(图 4)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可以分为4个聚类组。组Ⅰ(A1、A3、C1、C3)、组Ⅱ(B1、B2)、组Ⅲ(A5、A6、B5、B6、C5、C6)和组Ⅳ(B3), 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与聚类结果一致。ANOSIM检验表明, R=0.943, P < 0.01, 组间差异极显著。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 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种类为薄索足蛤、美原双眼钩虾(A.miharaensis)、紫蛇尾、寡鳃齿吻沙蚕等种。
冬季(图 5)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可以分为4个聚类组。组Ⅰ(A1、A3、C1、C3)、组Ⅱ(B1、B2)、组Ⅲ(A5、A6、B5、B6、C5、C6)和组Ⅳ(B3), 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与聚类结果一致, ANOSIM检验表明, R=0.893, P=0.0001差异极显著。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 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种类为薄索足蛤、美原双眼钩虾、紫蛇尾、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和清晰双鳞蛇尾(A.sobrina)等种。
春季(图 6)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可以分为3个聚类组。组Ⅰ(A1、A3、C1、C3)、组Ⅱ(B1、B3)和组Ⅲ(A5、A6、B5、B6、C5、C6), 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与聚类结果一致, ANOSIM检验表明, R=0.979, P=0.0001差异极显著。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 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种类为薄索足蛤、紫蛇尾、短角双眼钩虾。
2.3 群落稳定性从ABC曲线分析各季节底栖动物群落受扰动的情况(图 7)可见, 各季节生物量曲线均在丰度曲线之上, 说明调查海域环境状况较好, 受扰动较轻。2009年8月~2010年6月各航次的W值分别为0.193、0.463、0.219、0.421, 均为正值, 也说明环境受外界影响小。
3 讨论 3.1 优势种变化本次调查中, 4个季度的5个优势种分布在4个主要的大型底栖动物门类中, 其中软体动物、多毛类动物和棘皮动物各有1个优势种, 甲壳动物有2个优势种, 说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组成有较高的多样性, 该海域环境适合各类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生长。
与相关海域的优势种比较。2007年北黄海春季的优势种有薄索足蛤、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不倒翁虫、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双唇索沙蚕(Lumbrinreis cruzensis)、长须沙蚕(Nereis longior)、双栉虫(Ampharete acutifrons)、浅水萨氏真蛇尾、心形海胆(Echinocardium cordatum)与米列虫(Melinna cristata)等(曲方圆等, 2009), 与本海区4个季度出现所有7个优势种比较可以发现, 第一优势种薄索足蛤和第二位的浅水萨氏真蛇尾在4个季节均为优势种, 其他优势种则不稳定, 有的季节是优势种, 有的季节是普通种, 说明调查海区既有属于北黄海的属性, 又有自身独特的群落特性。
3.2 浅水萨氏真蛇尾浅水萨氏真蛇尾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和东海北部的低温高盐水域, 是典型的喜冷种, 在黄海冷水团区域为优势种, 近岸海域则较少分布。该种对底质的适应性较广, 泥底、沙底和泥沙底均有分布, 其中有明显的软泥底趋向性。浅水萨氏真蛇尾的季节变化反映了海流和水团的变化。夏季獐子岛南部海域处于北黄海冷水团的边缘, 受其影响, 浅水萨氏蛇尾数量较高; 秋季, 随着冷水团的消退, 浅水萨氏真蛇尾的数量减少。冬季该种数量和分布范围最小, 是因为受黄海暖流的影响, 底层温度较高, 影响了浅水萨氏真蛇尾的生存。春季随着冷水团的形成, 该种数量和范围明显增加。
Harris等(2009)研究表明, 浅水萨氏真蛇尾为肉食性动物。通过对其胃含物的研究, 发现其食物以节肢动物为主, 其次为多毛类和双壳类。通过分析本次调查区内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浅水萨氏真蛇尾的分布站位可以发现, 在虾夷扇贝分布的A1、A3、B1、B2、B3站, 浅水萨氏真蛇尾几乎没有分布; 而在浅水萨氏真蛇尾多的站位, 虾夷扇贝没有分布。虾夷扇贝和浅水萨氏真蛇尾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除了两者对自然环境不同的适应性之外, 有可能存在浅水萨氏真蛇尾对虾夷盘扇贝幼体的捕食关系。浅水萨氏真蛇尾捕食双壳类幼体会对虾夷扇贝等贝类养殖活动产生一定的危害。
3.3 群落结构分析从各季节的群落划分可以看出, 调查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基本可以划为3个群落。群落I位于调查海域的北部(不包括獐子岛周边), 包括A1、A3、C1、C3站, 虽然在不同季节该群落包含的站位略有不同, 但基本稳定。该区域水深较浅, 底质多为细粉砂。对群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贡献较大的种有短角双眼钩虾、美原双眼钩虾(A.miharaensis)、斑角吻沙蚕、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onensis)、寡鳃齿吻沙蚕、尖叶长手虫(Magelona cincta)、不倒翁虫等。根据优势种和特征种, 命名该群落为“美原双眼钩虾-短角双眼钩虾-斑角吻沙蚕群落”。群落Ⅱ位于獐子岛周边海域, 包括B1、B2、B3站。该区域环境变化较大, 底质中砾石较多。对群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贡献较大的主要有紫蛇尾、日本倍棘蛇尾(A.japonicus)、虾夷扇贝(P.yessoensis)、索沙蚕(L.latreilli)、加州扁鸟蛤(C.californiense)、中华后稚虫(Laonice sinica)、清晰双鳞蛇尾等。本群落中棘皮动物占据优势地位, 根据优势种和特征种, 命名该群落为“紫蛇尾-日本倍棘蛇尾群落”。群落Ⅲ位于调查海域的南部, 包括A5、A6、B5、B6、C5、C6站。该海区水深较大, 受冷水团影响明显。对群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贡献较大的主要有薄索足蛤、浅水萨氏真蛇尾、掌鳃索沙蚕(Ninoё palmata)、斑角吻沙蚕、博氏双眼钩虾等。该群落中薄索足蛤对群落贡献最大, 根据优势种和特征种, 命名该群落为“薄索足蛤-浅水萨氏真蛇尾群落”。
3.4 养殖活动与底栖动物群落关系獐子岛周边海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海洋牧场, 海洋资源丰富, 渔获量大。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 该海域的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稳定, 受外界干扰较小, 海水养殖活动还有较大空间。通过对群落结构的分析发现, 在北部区域, 水深较浅, 适合扇贝、贻贝、牡蛎等软体动物养殖活动; 獐子岛周边适合棘皮动物生长, 可以开展海参、海胆等养殖活动; 南部区域水深较深, 大部分是软泥, 适宜养殖的生物较少, 可以尝试蛤仔、魁蚶等生物养殖。
多数底播养殖海洋动物为大型底栖动物, 其主要营养来源除直接投喂饵料外, 很多养殖动物的营养来源是滤食海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有机食物颗粒, 或者摄食其他大型底栖动物或者小型、微型底栖生物, 而环境中的大型底栖动物也会摄食养殖种类的幼苗或者与养殖种类争夺食物。因此, 养殖产量与环境中的大型底栖生物数量、种类等有非常重要的营养关系, 而大型底栖生物的生产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海域底播养殖动物的产量(李新正等, 2005)。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有些养殖品种之间或者与环境大型底栖动物之间具有直接的捕食被捕食关系, 如虾夷扇贝和浅水萨氏真蛇尾。因此, 引入该海域养殖品种时应特别注意新入品种与已有养殖品种及环境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或者其他危害, 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中文名 | 拉丁名 |
双栉虫 | Ampharete acutifrons (Grube) |
日本双边帽虫 | Amphictene japonica Nilsson |
乳突半突虫 | Anaitides papillosa (Uschakov et Wu) |
半突虫 | Anaitides sp. |
锥稚虫 | Aonides oxycephala (Sars) |
澳洲鳞沙蚕 | Aphrodita australis Baird |
独指虫 | Aricidea sp. |
曼吉虫 | Armandia sp. |
异齿短脊虫 | Asychis disparidentata (Moore) |
短脊虫 | Asychis sp. |
红角沙蚕 | Ceratonereis erythraeensis Fauvel |
细丝鳃虫 | Cirratulus filiformis Keferstein |
毛须鳃虫 | Cirriformia filigera (Delle chiaje) |
叉毛卷须虫 | Cirrophorus furcatus (Hatman) |
襟节虫 | Clymenella sp. |
巢沙蚕 | Diopatra sp1. |
巢沙蚕 | Diopatra sp2. |
丝线沙蚕 | Drilonereis filum (Claparede) |
安氏真节虫 | Euclymene annadelei Southern |
曲强真节虫 | Euclymene lombricoides (Quatrefages) |
真节虫 | Euclymene sp. |
围巧言虫 | Eumida sanguinea ( ersted) |
管围巧言虫 | Eumida tubiformis Moore |
长吻沙蚕 | Glycera chirori Izuka |
吻沙蚕 | Glycera sp. |
寡节甘吻沙蚕 | Glycinde gurjanovae Uschakov et Wu |
斑角吻沙蚕 | Goniada maculata ersted |
长锥虫 | Haploscoloplos elongatus (Johnson) |
丝异须虫 | Heteromastus filiformis (Claparède) |
无疣齿吻沙蚕属一种 | Inermonephtys sp. |
异足科索沙蚕 | Kuwaita heteropoda Marenzeller |
博氏膜帽虫 | Lagis bocki (Hessle) |
那不勒斯膜帽虫 | Lagis neapolitana Claparede |
后稚虫 | Laonice cirrata (Sars) |
中华后稚虫 | Laonice sinica Sikorski et Wu |
有齿背鳞虫 | Lepidonotus dentatus Okuda et Yamata |
软背鳞虫 | 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 |
异足索沙蚕 | Lumbrineris heteropoda Marenzeller |
索沙蚕 | Lumbrineris latreilli Aud. et M.-Edw. |
索沙蚕 | Lumbrineris sp. |
尖叶长手虫 | Magelona cincta Ehlers |
中蚓虫 | 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 Hartman |
米列虫 | Melinna cristata (Sars) |
黄色刺沙蚕 | Neanthes flava Wu, Sun et Yang |
日本刺沙蚕 | Neanthes japonica (Izuka) |
全刺沙蚕 | Nectoneanthes sp. |
强壮头蛰虫 | Neoamphitrite robusta (Johnson) |
囊叶齿吻沙蚕 | Nephtys caeca (Fabricius) |
寡鳃齿吻沙蚕 | Nephtys oligobranchia Southen |
多鳃齿吻沙蚕 | Nephtys polybranchia Southern |
齿吻沙蚕 | Nephtys sp. |
长须沙蚕 | Nereis longier Chlebovitsch et Wu |
掌鳃索沙蚕 | Ninoё palmata Moore |
背蚓虫 | Notomastus latericeus Sars |
蜈蚣欧菲虫 | Onuphis geophiliformis (Moore) |
欧菲虫 | Onuphis sp. |
角海蛹 | Ophelina acumilata ersted |
狭细蛇潜虫 | Ophiodromus angustifrons (Grube) |
拟特须虫 | Paralacydonia paradoxa Fauvel |
副栉虫 | Paramphicteis sp. |
枫香树奇异稚齿虫 | Paraprinospio coora Wilson |
稚齿虫 | Paraprionospio sp. |
奇异稚齿虫 | Paraprionospio pinnata (Ehlers) |
孟加拉海扇虫 | Pherusa bengalensis Fauvel |
乳突半突虫 | Phyllodoce (Anaitides) papillosa Uschakov et Wu |
叉毛矛毛虫 | Phylo ornatus (Verrill) |
白毛虫 | Pilargis sp. |
树蛰虫 | Pista cristata (Müller) |
树蛰虫 | Pista sp. |
蛇形杂毛虫 | Poecilochaetus serpens Allen |
相关拟节虫 | Praxillella cf. affinis (Sars) |
太平洋拟节虫 | Praxillella pacifica Berkeley |
拟节虫 | Praxillella sp. |
日本稚齿虫 | Prionospio japonicus Okuda |
稚齿虫 | Prionospio paradisea Imajima |
昆士兰稚齿虫 | Prionospio queenslandica Blake et Kudenov |
稚齿虫 | Prionospio sp. |
尖锥虫 | Scoloplos sp. |
深钩毛虫 | Sigambra bassi (Hartman) |
花冈钩毛虫 | Sigambra hanaokai Kitamoni |
不倒翁虫 | Sternaspis scutata (Ranzani) |
背褶沙蚕 | Tambalagamia fauveli Pillai |
梳鳃虫 | Terebellides stroemii Sars |
多丝独毛虫 | Tharyx multifilis Moore |
独毛虫 | Tharyx sp. |
模裂虫 | Typosyllis sp. |
索沙蚕科一种 | |
长手沙蚕科一种 | |
竹节虫科一种 | |
白毛虫科一种 | |
多鳞虫科一种 | |
海稚虫科一种 | |
日本倍棘蛇尾 | Amphioplus japonicus (Matsumoto) |
中华倍棘蛇尾 | Amphioplus sinicus Liao |
清晰双鳞蛇尾 | Amphipholis sobrina Matsumoto |
刺瓜参 | Cucumaria sp. |
心形海胆 | Echinocardium cordatum (Pennant) |
心形海胆 | Echinocardium sp. |
海刺猬 | Glyptocidaris crenularis Agassiz |
砂海星 | Luidia quinaria v. Martens |
紫蛇尾 | Ophiopholis mirabilis (Duncan) |
金氏真蛇尾 | Ophiura kinbergi (Ljungman) |
浅水萨氏真蛇尾 | Ophiura sarsii vadicola Djakonov |
蛇尾一种 | Ophiura sp. |
棘刺锚参 | Protankyra bidentata (Woodward et Barrett) |
史氏盖蛇尾 | Stegophiura sladeni (Duncan) |
沙鸡子 | Phyllophorus sp. |
球海胆 | Strongylocentrotus sp. |
哈氏刻肋海胆 | Temnopleurus hardwicki (Gray) |
海盘车一种 | |
海星一种 | |
日本鼓虾 | Alpheus japonicus Miers |
鼓虾 | Alpheus sp. |
博氏双眼钩虾 | Ampelisca bocki Dahl |
短角双眼钩虾 | Ampelisca brevicornis (Costa) |
轮双眼钩虾 | Ampelisca cyclops Walker |
美原双眼钩虾 | Ampelisca miharaensis Nagata |
三崎双眼钩虾 | Ampelisca misakiensis Dahl |
长尾虫 | Apseudes sp. |
日本沙钩虾 | Byblis japonicus Dahl |
扁尾美人虾 | Callianassa petalura Stimpson |
美人虾 | Callianassa sp. |
两栖黄道蟹 | Cancer pygmaeus Ortmann |
日本浪漂水虱 | Cirolana japonensis Richardson |
中华蜾蠃蜚 | Corophium sinensis Zhang |
蜾蠃蜚 | Corophium sp. |
颗粒关公蟹 | Dorippe granulata de Haan |
日本关公蟹 | Dorippe japonica von Siebold |
塞切尔泥钩虾 | Eriopisella sechellensis (Chevreur) |
安乐虾 | Eualus sp. |
滩拟猛钩虾 | Harpiniopsis vadiculus Hirayama |
直额七腕虾 | Heptacarpus rectirostris (Stimpson) |
叶钩虾 | Jassa sp. |
宽额虾 | Latreutes sp. |
尖尾细螯虾 | Leptochela aculeocaudata Paulson |
细螯虾 | Leptochela gracilis Stimpson |
细螯虾 | Leptochela sp. |
锯齿利尔钩虾 | Liljeborgia serata Nagata |
细身钩虾 | Maera sp. |
朝鲜马尔他钩虾 | Melita koreana Stephensen |
小齿马尔他钩虾 | Melita denticulata Nagata |
长指马尔他钩虾 | Melita longidactyla Hirayama |
双足叶虾 | Nebalia bipes (Fabricius) |
小头弹钩虾 | Orchomene breviceps Hirayama |
钩虾 | Orchomene sp. |
大寄居蟹 | Pagurus ochotensis Brandt |
寄居蟹 | Pagurus sp. |
长尾亮钩虾 | Photis longicaudata (Bate & Westwood) |
巴豆蟹 | Pinnixa sp. |
极地藻钩虾 | Pontocrates altamarimus (Bate & Westwood) |
短尾次目一种 | |
蜾蠃蜚科一种 | |
钩虾亚目一种 | |
方蟹科一种 | |
等足目一种 | |
尖头钩虾科一种 | |
甲壳类一种sp1 | |
甲壳类一种sp2 | |
纽虫一种 | |
涡虫一种 | |
蠕虫一种 | |
羽螅一种 | Plumularia sp. |
沙箸一种 | Virgularia sp. |
海葵一种 | |
奇异指纹蛤 | Acila mirabilis (Adams et Reeve) |
单一丽口螺 | Calliostoma unicum (Dunker) |
加州扁鸟蛤 | 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 (Deshayes) |
扁鸟蛤 | Clinocardium sp. |
拟紫口玉螺 | Cryptonatica andoi Nomura |
津知圆蛤 | Cycladicama tsuchi Yamamoto et Habe |
日本镜蛤 | Dosinia (Phacosoma)japonica (Reeve) |
内肋蛤 | Endopleura lubrica (Gould, 1861) |
马丽瓷光螺 | Eulima maria (A.Adams) |
广大扁玉螺 | Glossaulax reiniana(Dunker) |
玉螺 | Glossaulax sp. |
东方缝栖蛤 | Hiatella orientalis (Yokoyama) |
日本鳞带石鳖 | Lepidozona nipponica (Berry) |
微形小海螂 | Leptomya minuta Habe |
沙壳里昂司蛤 | Lyonsia ventricosa Gould |
江户明樱蛤 | Moerella jedoensis (Lischke) |
稚齿虫 | Prionospio paradisea Imajima |
亮樱蛤 | Nitidotellina sp. |
日本胡桃蛤 | Nucula nipponica Simth |
胡桃蛤 | Nucula sp. |
橄榄胡桃蛤 | Nucula tenuis (Montagu) |
粗纹吻状蛤 | Nuculana yokoyamai Kuroda |
虾夷盘扇贝 |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Jay) |
日本短吻蛤 | Periploma japonicum Bernard |
壳蛞蝓 | Philine sp. |
秀丽波纹蛤 | Raetellops pulchella (Adams et Reeve) |
尖卷螺 | Rhizorus radiola (A. Adams) |
耳口露齿螺 | Ringicula (Ringiculina) doliaris Gould |
魁蚶 | Scapharca broughtoni (Schrenk) |
细巧色雷西蛤 | Thracia concinna Gould |
薄索足蛤 | Thyasira tokunagai Kuroda et Habe |
金星蝶铰蛤 | Trigonothracia jinxingae Xu |
强肋锥螺 | Turritella fortilirata Sowerby |
锥螺 | Turritella sp. |
醒目云母蛤 | Yoldia notabilis Yokoyama |
无板纲一种 | |
双壳纲一种 | |
鸟蛤科一种 | |
光螺科一种 | |
樱蛤科一种 | |
色雷西蛤科一种 | |
软体一种 | |
海鞘纲一种 | |
海鞘科一种 | |
星虫一种 | |
绿螠亚科一种 | |
绵鳚科一种 | |
蔡文倩, 刘录三, 乔飞, 等. 2012. 渤海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原因探讨. 环境科学, 33 (9) : 3104–3109 |
蔡文倩, 孟伟, 刘录三, 等. 2103. 春季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33 (5) : 1458–1466 |
陈亚瞿, 徐兆礼, 王云龙, 等. 1995.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I. 生物量及优势种的平面分布.中国水产科学, 2 (1) : 49–58 |
刘录三, 李新正. 2002. 东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生物多样性, 10 (4) : 351–358 |
刘录三, 李新正. 2003. 南黄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海洋与湖沼, 34 (1) : 26–33 |
刘卫霞. 2009.北黄海夏、冬两季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3-2009172808.htm |
刘卫霞, 于子山, 曲方圆, 等. 2009. 北黄海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9 (Sup.) : 115–119 |
曲方圆, 于子山, 刘卫霞, 等. 2009. 北黄海春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9 (Sup.) : 109–114 |
王金宝, 李新正, 王洪法, 等. 2007. 黄海特定断面夏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生态学报, 27 (10) : 4349–4358 |
王金宝, 李新正, 王洪法, 等. 2011. 2005~2009年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海洋与湖沼, 42 (5) : 728–737 |
王金宝, 李新正, 王洪法. 2016.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海洋科学集刊(已接收) |
王全超, 韩庆喜, 李宝泉. 2013. 辽宁獐子岛马牙滩潮间带及近岸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21 (1) : 11–18 |
王瑜, 刘录三, 刘存歧, 等. 2010.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 23 (4) : 430–436 |
Harris J L, Macisaac K, Gilkinson K D, et al. 2009. Feeding biology of Ophiura sarsii lütken, 1855 on banquereau bank and the effects of fishing. Mar Biol, 156 (9) : 1891–1902 DOI:10.1007/s00227-009-12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