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已被:浏览 620次 下载 370次 |
 码上扫一扫! |
|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区沉积结构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
杨光复, 吴景阳, 高明德, 周天成, 李永植, 韩有松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摘要: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每年入海径流量平均近1万亿立方米,入海泥沙达4.9亿吨。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使长江中下游及河口地区的水、沙运行规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1985年8月-1986年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区沉积结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的研究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先后进行了5个航次的调查。本专题调査区西自121°30'E,东至123°30'E,南起舟山群岛北(30°45'N),北达启东咀外(32°00′N),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航线及站位示于图1。通过调查获得长江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大量沉积物、悬浮体及箱式沉积物样品和浅地层剖面资料,经过室内沉积物粒度、重矿物、粘土矿物、化学、能谱、光谱及沉积物ⅹ光构造照相等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长江口水深5-10m以外和邻近海域的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有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初步提出了三峡工程对河口区沉积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报告。调查研究海区处于河海相互作用的水域,情况十分复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其错综复杂的过程难以作出全面深人的了解和论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
关键词: 三峡工程、长江口区沉积结构、地球化学特征 |
DOI: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2057号 |
|
EFFECT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ON DEPOSITIONAL STRUCTURE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
Yang Guangfu, Wu Jingyang, Gao Mingde, Zhou Tiancheng, Li Yongzhi, Han Yousong
|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
Abstract: |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on the deposition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s in the river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we have carried out 5 investigations on sedimentation, suspended samples, shallow stratum measurement, etc. during 1985-1986 in flood and dry seasons, and studied depositional structure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s. |
Key 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DEPOSITIONAL STRUCTURE,GEOCHEMISTRY CHARACTERS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
|
|
|
|
|
|